第632章 明月清风(208)二更(第3/4 页)

没你就不行了 林木儿 1226 字 2024-03-01 03:22:13

子太过于重‘利’而轻‘礼’,只看到国-号改了之后的利,却忽视了国-号更改要符合‘礼’。

老大人忧心忡忡,太子是个聪慧且有主见的人,想影响这样的人,带着纯粹的目的性是不行的,这得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。

但基本可以判定,这个法子没戏。太子一出口没说维护谁,就单纯的告诉你怎么想的,两人考虑的点不一样,这不是张口就能说服的。

那现在怎么办呢?几个人站在一起,一直决定,这个事情啊:拖!

不是叫考虑吗?行!咱们考虑着呢,至于考虑到啥时候再说。

事缓则圆嘛,不能急于一时。

可他们想拖,却有人不想拖。一直在朝上不咋说话的承恩侯,就跟吃错了药似得,这一天大朝上,该说的都说了,有本启奏,无本退朝都喊了,结果,林文宝从勋贵的行列里站出来,“皇上,臣有本奏。”

四爷:“………………”登基十数年了,启明都快十岁了。自家这老丈人是第一次单独开口说话。以前都是随大溜的喊口号,喊完拉倒。今儿这冒出来,想干什么呀?

结果人家一开口就拍马屁,这十数年都有啥功勋,他一个个的往出点,点完了之后呢?人家又说:“……是皇上,叫大明朝有了新变化,新气象,大明为之一新。二百六十多年的王朝,按照历代的规矩,这该是一株老树。可如今老树开出了新花,就该叫人知道,叫更多的友邦之后,大明不一样了。因此,臣提议,更改国-号,由明改为新明……”

话没说完,朝堂直接给炸了,嗡嗡之声不绝于耳。

四爷再是意想不到,一直滑不留手的林家,这次直接挑头了。

其实桐桐这个提议,她是属于换也行,不行也行。提出来,本身就是一个开出的价钱,是为了跟人谈判有筹码的。进一步也行,退让一步也可以,只要达到目的,其他的都好说。

可现在林家猛的这么来了一下子,这个事怎么弄呢?当然了,林家很聪明,这是知道改国-号的事了,怕这个事酝酿出更大风波来,危及到桐桐。因此,虽然改国|号的事由他提了,但这个国-号改成什么,他却思量着取了个折中的‘新明’。

如此,叫反弹的声音小了一些。承认这还是大明,只是革新之后的大明,跟之前不是割裂的,而是有延续的。同时了,又达到了换国|号的目的,这怎么说也算是区别开来了吧。

一种很聪明的办法,又替桐桐出头,又不至于叫大家都林家有更坏的看法。

这个事当朝没法定,先退朝,而后再说。

于是,林宝文自然而然的就跟到了后面。

前朝的事林雨桐转脸就知道了,她当时都愣住了。这虽然跟自己的目的有点区别,但林家这么一出头,她能说什么呢?一见林宝文她赶紧迎过来,“爹,您也真是的!他们找您,您只管左耳朵进,右耳朵出便是了,怎么还真往心里去了?这事跟林家本不相干,您又何必趟这浑水?”

胡说!是你是的事跟我无关呢?还是朝廷的事跟我不相干?当着皇上的面呢,这说的都是些什么呀?!

四爷就笑,叫周宝给老丈人端好茶来,又叫安坐了,这才把人都打发了道,“这件事,也是朕跟桐桐没把意思给岳父露出去,叫您跟着着急了!桐桐当时提议这个事呢,本也没打算成。大明换了别的国-号,就不是大明了!这就给了很多一个借口,一个‘背弃’朝廷的借口。”

促使别人背弃朝廷?为何?

林雨桐挨着林宝文坐了,“科举之法,您也看了,不管朝廷主动不主动废弃,它的含金量都在降低,您的承认这一点。为什么含金量降低了呢?一是因为录取是否公平。早前很多年,科举舞弊,买官卖官,把风气整坏了。如今虽说没有这情况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