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颂梨夸赞道,“你考虑得很周到,就这么办!”
陈荣咧嘴笑了,又忍不住提了个建议,“二小姐,有一批鸭子已经下蛋了。但是不多,不如再给侯城两百斤鸭蛋?”
天气热,他们养的母鸡虽然长大了,但是不爱下蛋,不如鸭子爱下蛋。
陈荣提这个建议是觉得,相对于另外十七个县,侯城作为辽东郡郡守府新治所,是不一样的。
吕颂梨准了,“行,就和这批兔子一并送过去吧。”
吕颂梨临走前,鼓励他,“好好干,以后咱们的将士以及老百姓们的吃肉问题,就靠你来解决了。”
从养殖坊出来,吕颂梨看了一眼天色,此时已经是傍晚了,她也不着急回去了,带着人慢悠悠地往回走着,甚至还在路边挂着辽东商会幌子的茶铺歇了歇脚。
这时,从远处走来一行人,他们推着板车,挑着箩筐,上面都堆满了东西,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看着就像是一家人。
他们猜测,这一家人应该是从外地迁至辽东郡的。
类似这样的情况,近来很多的,辽东郡本地人都见惯不怪了。
这一家人很快就来到跟前了,他们将板车停在茶铺的院坝上,有个青年进来买茶水。
这一家人里,那个后脑勺留着长寿辫的小孩子好奇地说道,“阿爹,这里的官道好宽敞啊。”
吕颂梨听了微微一笑,这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和赞美。
她身边的人都不由得骄傲极了。
他们辽东郡十八县的官道都是这么宽敞呢。而且主干道都打通了,其他的支干在打通中,以后去哪个县都快得很。
这时,十三四岁的少年抱怨道,“官道宽敞归宽敞,不还一样得用脚走路吗?就是不知道这里离侯城还有多远。”
旁边的吕颂梨温和地说道,“再往前走三四里地就到侯城了。”
闻言,这一家人精神一震,其中像是大家长的中年男人朝吕颂梨抱拳,“多谢告知。”
吕颂梨微微颔首,“客气了。”
刚才的抱怨路远的少年不解地道,“爹,咱们为什么非要来侯城啊,我觉得姑姑在的无虑县就很不错啊。”
他不明白他二叔为什么一直坚持要去侯城?
“臭小子,你不懂,侯城现在乃辽东郡郡守府所在,很多隐形好处的。就比如之前的平价粮,是最先投放到侯城的,而且投放的量还大。在别的县就没有这样的好处。”
少年他爹周海憨憨一笑,讷讷不言,回话的是周渤,也就是少年口中一直坚持将家搬到侯城的二叔。
“最重要的是,侯城书院即将落成。咱们家定居侯城,日后方便你读书。”
周渤说完,不着痕迹地扫了吕颂梨及其周遭一眼,然后迅速地收回视线。
周渤乃辽西郡柳城的有名的状师,最擅长察言观色。
只一眼,他便知此女身份不低,首先是她气度不俗,再看周围,散落在茶铺四周的人呈拱卫之势,应该是她的人。
倒是吕颂梨闻言,意外地看了周渤一眼,心想,这人有点见识啊。
不过她不着急结识,他人既然到了侯城,肯定是有想法的。
这些人才就像一粒粒优质的种子。她要做的,就是将上升通道打开,保证整体环境的公平公正,等待他们的成长和表现。
她对孩子们也是一样的,让他们自然地茁壮成长,进而为辽东郡为整个集团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