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6章 盛唐风华(48)一更(第3/4 页)

回来!安抚了就可以!今冬回不来,那明春回来吧!明春等路好走了,就回来!那边的夏天太热了,您受不住。”

叮嘱了好些个话。

林雨桐也没细说,他说什么,她应承什么。又说,“怕是赶不上你们大婚,若有失礼的地方,你见谅吧。”

看您说的!

等把这个送走了,李旦和太平来了!李旦稍微大了一些,还是个孩子的样子。估计是伺候的人提醒着要来的,他一脸的不好意思,“我会常跟父皇提皇姐的……皇姐很快就会回来。”

林雨桐哭笑不得!这么小的孩子,若不是长时间的接触,其实并不算多熟悉的!

跟李旦还能好点,跟太平就更陌生了。当时在温泉宫带着的时候还小,孩子嘛,半月不见,就陌生了。

她哄着两人在府里玩了一会子,又说了许多西域的产物。承诺他们,有了好东西一定叫人给捎带回来。然后把两个不顶事的给送进宫里去了。

回头又抓紧做了好些成药丸子,刘神威又一再说非跟着去,这忙忙叨叨的,就没有个清闲的时候。直到第三天,所准备的资料才算是誊抄完送来了。林雨桐直接给放进了羊皮袋子里,封口捆的密密匝匝。别的行李一盖不带,随后随着辎重一起往西域运吧。

第四天半夜两人就起来,吃了饭食,而后披挂。

四爷的身板扛不动铠甲,但府里不缺软甲。因着要赶路,软甲就很好!这几天,府里连着帮着修改软甲,两人穿到身上正合适。

软甲在身,两人得去祠堂,等他们到的时候,府里的人都到了。这是家中的后辈要出征了,得告别李绩,给上一炷香。

而后两人得进宫了!再送别,得李家人去宫门口。战将出征,宫门大开,得从皇城的正门出去的。

今儿不是大朝,但李治叫了大朝。因着主帅是四爷,所以朝中的反对之声不大。也知道,驸马此去就是协调内部去的。

可等圣人宣了,朝臣扭脸去看,这才发现,驸马的后面跟着一位颇为英气的小将。可再细看,不是公主又是何人?

还没来得及发表异议呢,圣人就说话了:“朕以安西之事托付给爱卿,需得尽忠王事,朕在长安西望,等着爱卿的捷报。”

“尽忠王事,护佑大唐,此去不胜不归!”

李治便起身:“好!朕登楼为爱卿送行。”

是!

在朝堂之上,没有翁婿,也没有父女。李弘看着皇妹起身,跟着驸马一步一步的远去,到底忍不住动了几步,眼圈红了:此去千里,一介女流,说什么不胜不归。其实尽力便可,人得回来!

可这话没法说的,朝臣紧随其后,得送两人出宫门。其他的人跟着皇上和太子登高,目送将士出征。

此时,武后已经在高处了!秋风烈烈,袍子随风扬起,无端的叫人觉得有几分壮烈。

从皇城的正门出去,英国公府的人都在这里等着呢。

李敬业将两个部曲手里抬着的东西上的红布揭开,里面一杆长|枪。

他双手拿起身,转身看了儿子一眼,而后看向公主。一步一步走过去,将手里的缠丝枪递过去。

桐桐愣了一下,抬手在斑驳的武器上轻轻滑过,而后珍重的双手接过来,单手一转,李敬业好似听到了这杆枪带来的呼哨声。他愣了一下,就笑了。紧跟着一挥手,就见一队部曲,各个都扛着大旗,这旗上有个大大的‘李’字。

是的!而今的战将,所有的仪仗旗帜都是随主帅的姓氏的。一个名将,他的一面旗就足以安定军心,震慑敌军。

李绩用过的旗在祠堂收着呢,而今就这么又出现了,在大唐皇城外飘扬了起来。

李敬业一一看过去:“叫它们重返疆场吧,那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