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这个时代的李家人特别爱改名字,尤其是李隆基的几个儿子。
李隆基的长子原名李嗣直,后来改名叫李潭,接着又改名叫李琮。
次子亦是皇太子也是一样,最早叫李嗣谦,后来改叫李鸿,最后又改李瑛。
改来改去的,三子忠王就更好玩了,改名字就跟吃饭一样,先叫李嗣升,后改李浚、李玙、李绍等,他最后的名字了解这段历史的人,应该熟悉叫李亨,唐肃宗李亨。
史书上大多记录最后的名字,故而一提李嗣升,裴旻一时间半刻未将他与未来的大唐皇帝联系起来。
直到念及李隆基三子,裴旻才反应过来。
对于这个未来的大唐皇帝,裴旻的个人感觉特别的不好。
李隆基是有毛病,毛病还不小,但是李隆基至少有辉煌过的时候,而李亨给裴旻的感觉就是阴沉多疑,充满了负面的情绪。
也许是因为李隆基压迫的太狠,或者历史上李林甫对他打压的过于厉害。
李亨就如一条湿冷的毒蛇,只有在关键的时候露出自己的獠牙。
历史上他第一次露獠牙的时候,就是名动天下的马嵬坡兵变。
因影视野史的各种美化,世人一部分以为马嵬坡兵变是为了对付杨国忠,杨玉环,造反逼宫是为了大义。
其实李亨真正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杨国忠、杨玉环,他的手段要比当年的李世民更要狠辣。
李世民只是杀兄杀弟,对于自己的父亲还是留手的,而李亨却是要李隆基死。
只是整个计划出了意外,李亨拉拢的陈玄礼在最后关头,狠不下心来对付李隆基。
李隆基就算是最后身败名裂,他对于自己信任的将军还是极好的。
在最关键的时候,陈玄礼突然反悔,向李隆基效忠。
李亨功亏一篑,这也是李亨不敢入蜀的原因。
他这里刚刚动了杀父的念头,哪里还敢跟李隆基一起入蜀。
逼不得已下,李亨另谋发展,在未得李隆基允许的情况下,擅自于灵武登基。
说句不好听的,李亨这个皇帝位子就是名不正言不顺。
好在李隆基那个时候也是心灰意冷,默许了下来。
要是李隆基不认可李亨,李亨坐不稳他的位子。
当然这只是内部夺嫡,并非是裴旻反感他的主要原因。
真正的原因是李亨实在太过多疑,以当时的局面,李亨根本不用向回纥借兵,是他放着郭子仪、李光弼、仆固怀恩这样的大将不敢用,而用宰相房琯。
结果唐军给杀的全军覆没,不得不向回纥借兵,并且承诺“克城之日,土地、士庶归唐,金帛、子女皆归回纥”。
原本随着郭子仪、李光弼、仆固怀恩的崛起,短期内能够平定的内乱,又是因为李亨的多疑猜忌,将军权交给太监,导致了多次大败,还遗留下了后宫干政,宦官专权两大弊端。
李亨继位与危难之中,依照正常的剧本应该是“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”。
可偏偏李亨反其道而行之,让平叛的道路更加的险峻。
安史之乱之所以能够平定,并非是因为李亨这个皇帝调度有方。
纯粹是郭子仪、李光弼这两个罕见的盖世名将太过厉害。
跟李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,反而因为李亨的存在,他们束着手脚跟安禄山、史思明对战。
其实拥有郭子仪、李光弼这样的大将,换做任何一个有抱负的皇帝,都能开创一番大业。
偏偏遇上了李亨,他纵容后宫干政,宦官专权,直接将唐王朝拉下内乱的泥潭。
导致李光弼这样的名将,郁郁而终,郭子仪倒是功成名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