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纯文学”与现实(第2/3 页)

问答无用系列一共有多少集 李洱 25 字 2024-02-18 08:05:33
🎁美女直播

说正面精神这样的词语时,我感觉其中包含着二元对立思想。实际上是多个对立面。譬如说《午后的诗学》中的“我”,很难说“我”代表着正面精神,只能说“我”对费边的生活有某种怀疑,而我的态度里面蕴含着某种正面精神。

梁鸿:似乎有这样一种现象,现在的批评家,也可能包括我在内,往往不自觉地预设一个非常高的目标,来衡量作家的作品。这样一来,很多文学都不符合这一总体目标,都被打入冷宫。这样一种批评反而忽视了生活的复杂性,和小说精神的复杂性。实际上,它没有构成真正的批评,或者说没有构成一个层面的批评眼光和批评视野,没有和文本在一个层面上探讨问题。

李洱:你可以看到许多批评,总是在批评作家的欲望化叙事。持这种批评的批评家往往是有基督教背景,马克思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背景。他们首先是抱着一种恒定的价值观来衡量作家,但是,如果作家真的写与他所说的那种作品相一致时,人们会说它那种写作是不切实际的写作。但是,人们此时此刻会认同这个批评家的批评。所以,作家在被批评家批评时,很多时候是哑巴吃黄连的。

梁鸿:你怎么看待当代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?你怎么看待当代批评倾向?

李洱:我在一次会议上听到孟繁华先生的话,非常有感触。他提到有作家曾经直言不讳地说,跟批评家交往是晚上六点钟之后的事情。言外之意,批评家对于作家来说,只是一种边角料,供喝茶、闲聊时的话题。实际上,我还是与批评家有不少交往。跟作家在一块儿谈什么呢?只谈版税,只谈影视改编权。跟作家在一块谈文学变成一件非常矫情的事。对方会打量你,你谈这话是什么动机,甚至会怀疑你有什么不良企图。据我所知,作家都在认真思考问题。但都每个人都像一只保密性能非常好的葫芦。当然,这里面也可能包含着一个恐惧:经验很快被复制。现在的情况是,作家愿意用一种反讽的形式来生活。你看,刚才我跟《收获》编辑程永新先生通话时还在说,看八十年代的信件,里面没有一句废话,都是在谈文学。但现在,却成为一种虚伪的抒情。

梁鸿:在这个时代,所有的严肃都会被嘲笑。甚至被认为是一种虚伪。一切都在从悲剧变为喜剧,甚至是闹剧,曾经给人崇高感的事物开始显得滑稽与荒诞无稽。那些从前曾经使我们感动的事,如今却总是让我们发出暖昧的笑声,更无法折射出人类精神的神圣光芒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是因为在后现代时代,资本时代人类精神的自然衰退?真的让人无可奈何。

李洱:八十年代谈文学是通宵达旦的。现在,我跟一些作家朋友在一起,还是愿意谈谈文学,当然很多时候是用开玩笑的方式谈的。

梁鸿:这种“玩笑”开始的方式本身与时代的语境是有关系的。你认为这种内在的焦虑与紧张是否是一种虚弱性的掩盖?对自己的故事,或叙事的独特性的不自信?

李洱:还有另外一种可能,我感觉也比较真实。每个人都非常脆弱,你自己非常珍惜的东西,在别人看来如此微不足道。你的信心遭到打击。你好不容易有对生活一点感受,因此建立起来的写作信心会遭到迎头痛击,这种失败感无法承受。今天还有人问我,长篇写什么,题目是什么。我确实不敢说。我曾经把我的新长篇的构思告诉过一个批评家,他对我说,从现在开始,你再也不要告诉第二个人了,因为你的题目太好了,像你这种慢手,很快就有别人写出来。

梁鸿:实际上,这是一种经验被复制和不确信的紧张。所以,回到谈话的开始,作家对自己作品的神谕性非常怀疑,你知道你达不到这样一种效果,甚至,你也不渴求能达到神谕,只想保持那点核心,别让别人知道。能把这种信心建立起来已经非常难了。这非常真实,它恰恰反映了现代小说整体语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