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错,李世民在故意送。
但是可能吗?
大唐现在条件是好了,但是拿十多万人的性命开玩笑?
“徐达那边战事如何了?”
“回陛下,徐达将军昨日送来战报,他现在还和敌人在开城僵持,似乎敌人要死守开城,足足已经在开城阻拦徐达将军进十日了。”
“哎,看来这场大战,想要在入冬之前结束有点难了,这样,派人给大郎送信,告诉大郎,天气变冷,让他准备大军的棉衣,既然冬天打不完,那我们就穿着棉衣跟敌人打。”
“是,陛下!”
李世民麾下的将领有些意外,万万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下这种决定,这就好像和当初的杨广一样,不管不顾一定要打高句丽,最后把天下都打成别人的了。
难道,高句丽有嘲讽BUFF?
“陛下,罗成愿意引一军,开路!”
已经休整了三天,军士也休息的差不多了,大军该开动了。
“好,越国公,此战就仰仗你,拔头筹了!”
“陛下放心,罗成必不枉陛下所愿。”
讲真,罗成也经常和高句丽打交道,而且杨广三征高句丽,可都是在他们家那里走的,并且还修建了范阳,渔阳两座大仓。
第四日,当罗成带兵出了大营的时候,在大营不远处的一棵树上,突然传出了一阵阵鸟鸣,而后,林间鸟鸣此起彼伏,不多时,一个出平平无奇的地面突然跳出一个人,抖了抖身上用于伪装的树叶,把手上的一封信,通过信鸽传了出去。
如果是李文昊在这,一定会听出来,这里有问题,因为秋末,东北除了麻雀之外,真心没有别的鸟了。
第361章 野战杀器,骑兵克星
“敌人已经上钩!”
远处,同样是一座山林中,在深处,搭建着一个个的小帐篷。
而说出这句话的,正是手里拿着刚刚传回来的信息的渊盖苏文。
“李世民,杨广亲征我爹没留下他,那我就把你留在这里。”
渊盖苏文的三角眼好似毒蛇一般,盯着北方。
他是一个有梦想,有野心的人,如果生在中原,恐怕最差也是杜伏威,窦建德之类的枭雄,可惜,平台决定成就。
他生在了天生贫瘠,偏安一隅的高句丽。
在这里,哪怕他有天大的才华也没地方施展。
他羡慕李唐,竟然可以在诸强争霸中,夺得大宝,瞧不起李世民这个通过杀害兄弟来上位的皇帝,同样,他也羡慕李文昊,还没弱冠,就被赋予了那么大的一块封底。
足足是他整个高句丽,整个朝鲜半岛的好几倍那么大,而且现在李世民又把新打下来的草原交给了他。
就一个字,酸!
他自认为换位处之,他不比任何人差,可是为何,老天偏偏让他托生到高句丽?
如果只想当个纨绔那够了,但是他想的是天下,是中原朝廷。
“告诉朴半晨,可以行动了,他们这个先锋不是什么李文昊的授业恩师吗?”
“就先拿李文昊师傅的脑袋祭旗!”
“告诉大军,准备开拔,争取夜里到达战场我要给李世民准备一份大礼啊!”
……
此时,渊盖苏文的獠牙已经准备露了出来,而远在河北的李文昊也不准备等了。
“传令,让陈庆之统领他的白袍军去支援我父皇”
“殿下,陈庆之的白袍军就七千人……”
“够了,他知道怎么做,他只要给我父皇守住归路就行!”
长途奔袭,战场穿插,绕后开团,这是李文昊最喜欢用的套路,现在单单地图上显示,李世民所处的位置就附和这一切的条件,还要加一条,火攻。
只要陈庆之这七千人守住李世民的后路,虽然对取胜帮助不大,但是,如果李世民败了,这就是保命的七千人。
在锦衣卫的快马加鞭下,仅仅一个日夜,陈庆之就收到了李文昊的命令,嘴角一咧,“殿下终于想起我陈某人了啊!”
“可惜,殿下不让我们攻城掠地,却是给陛下当保姆去了。”
“传令弟兄们,埋锅造饭,卯时出发!”
目光再回到高句丽半岛,身为先锋的罗成,带着麾下的猛卒,一路奔行了两个时辰,足足二十里路也没有看到一个敌军,心中甚是不解。
正常情况下,哪怕高句丽反应再慢,也该在他们的路上设防啊,而且路上,罗成看到了不止一处是设伏的好地方,但是高句丽偏偏没有设伏。
“不对,有古怪!”
“诸位随我在前进三十里后扎营。”
罗成虽然不像李積有那么多花花肠子,但是罗成用兵深得罗家真传,在不明敌情的时候,稳扎稳打,一步一个脚印总归没有错。
“将军,有古怪!”